模板Mediawiki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。

  • 他既是一种简化操作的工具,类似wordpress的模板,适用于反复使用、具有相同规律共性的内容,用以节约时间和编辑成本。
  • 又是一种模块化的工具,可以视为“被其他页面调用的功能性页面”,类似计算机语言中的程序(Function)。

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维基百科中文版的模板相关帮助指南,结合实际进行了删减和修订。

概述-为何要使用模板

当我们面临大量重复工作时,又凑巧发现了这些重复工作中具有某些高度一致的规律时:
  • 例如我们在为文章添加注释时
    • 第一篇注释为《[[权力的游戏]],第一章,[[权力的游戏_章节_布兰I|布兰]]》
    • 第二篇为《[[权力的游戏]],第二章,[[权力的游戏_章节_奈德I|奈德]]》
  • 我们都知道《冰与火之歌》目前有五卷,超过300个章节,如果每次都用这种手打的方式添加章节目录,无疑非常恼人,而且极易出现错误,即使是少打一个逗号,或者一个空格,例如“第一章 布兰”与“第一章,布兰” 本意是同一个章节,但是反映到注释来源中会是两个不同的条目。
  • 而这时如果我们新建一个模板{{ref}},每次通过书写“{{ref|aGoT|1}}”来代替卷一的第一章,既可以保证避免手误造成的混乱,还极大简化了工作量,因为在{{ref}}模板中,我们所生成的注释链接全部遵从固定的显示顺序和规律:《[[<卷名称>]],第<N>章,[[<卷名称>_章节_<POV名字>I|<POV名字>]]》

调用模板

上述栗子中,通过在花括号“{{}}”内键入模板的名称,即可调用到对应的模板

注意:

  • 在Template命名空间里的页面才是模板,所以模板都由Template:开头,在中文维基,以模板:开头同样有效。调用时必须使用模板标签,即{{Template:模板名}}的形式,“Template:”可以在无歧义的情况下省略。则{{template:ref}}={{ref}}。
参考:命名空间维基标记语言

模板重定向

模板可以被重定向Template:请求来源被重定向到Template:Fact,所以{{请求来源}}效果等同于{{fact}}。有时移动模板并建立重定向后,原调用重定向的页面可能会出错,只要过一段时间(几小时)等服务器刷新缓存即可。

模板的嵌套

模板之中可以嵌套模板,类似程序中嵌套子程序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层次之间的参数传递,请参考下一节设定参数

模板的循环

即一个模板嵌套的模板是自己,新版本的mediawiki中,已经禁用了模板循环,出现自我调用的情况会自动红字报警。

设定参数

在模板名后可用管道符(即竖线)追加参数(这种做法称为传参)。参数有编号参数命名参数两种。在模板的说明文档里一般会列出该模板的所有参数。模板之中读取模板参数是三个大括号,形如{{{1|}}}、{{{date}}},具体可以参考模板默认参数

编号参数

在模板后的竖线后依次添加若干个参数,会自动作为第1、2、3、4……N个参数被传入模板,例如,{{catnav|页面分类|地理|大洲|亚洲|亚洲国家}}这种写法实际上是{{catnav|1=页面分类|2=地理|3=大洲|4=亚洲|5=亚洲国家}}的省略形式。注意,以省略形式赋值的第一个编号参数的参数名是1,而不是很多编程语言习惯的0。

调用 效果
{{catnav|页面分类|地理|大洲|亚洲|亚洲国家}}
页面分类 > 地理 > 大洲 > 亚洲 > 亚洲国家 > 模板
{{catnav|0=页面分类|1=地理|2=大洲|3=亚洲|4=亚洲国家}}
地理 > 大洲 > 亚洲 > 亚洲国家 > 模板
{{catnav|1=页面分类|2=地理|3=大洲|4=亚洲|5=亚洲国家}}
页面分类 > 地理 > 大洲 > 亚洲 > 亚洲国家 > 模板
{{catnav|5=亚洲国家|4=亚洲|3=大洲|2=地理|1=页面分类}}
页面分类 > 地理 > 大洲 > 亚洲 > 亚洲国家 > 模板
{{catnav|1=页面分类|2=地理|大洲|4=亚洲|亚洲国家}}
大洲 > 亚洲国家 > 亚洲 > 模板

要么省略所有编号参数的参数名,要么都不省略,否则极易出错。

命名参数

使用字符串作为参数名称的传参方法,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名为Template:姓名的模板,内容为:

我是{{{姓}}}{{{名}}}。

如果用{{姓名}}调用这个模板,我们会得到:

我是{{{姓}}}{{{名}}}

如果用{{姓名|姓=张|名=飞}},我们则得到:

我是张飞

如何选择编号参数还是命名参数

编号参数的优点

  • 调用模板时参数名和等号可以省略,从而节约打字时间和存储空间。参见#设定参数
  • 阿拉伯数字是世界性的,在翻译的时候省事,也可以被不懂中文的人理解。

命名参数的优点

  • 参数的顺序可以变化,模板的参数可以任意添加和修改,而不会对调用模板的页面产生致命影响。
  • 参数的意义容易理解。
  • 当模板具有大量缺省参数时,命名参数使语法更为清晰
  • 一些特殊的技巧利用这样一个特性:在一次模板调用中允许对同一个参数多次赋值,这导致最后一次赋值的内容生效;这种做法隐式保证了在本次模板调用中该参数至少被赋值一次

需要转义的参数

  • 如果参数值中含有等号(=),传参时则必须使用参数名,即使是编号参数也要使用。
  • 如果参数值中含有两个连续的右大括号(}}),调用参数时必须将其放入nowiki标记中,例如<nowiki>}}</nowiki>
  • 如果参数值中含有竖线(|),调用参数时必须将其放入nowiki标记中,例如<nowiki>|</nowiki>,或用{{!}}代替。
  • 参数值中可以包含一对双方括号(即两个左方括号,两个右方括号),用于链接一个条目,或是其他名字空间的页面,但不能先写右双方括号,然后再接左双方括号。例如Template:数数1中的内容是:
[[一二{{{1}}}六七]]
{{数数1|三]]四[[五}}会造成模板调用失败,显示为:
{{数数1|三]]四[[五}}

而不是你所期望的

一二三]]四[[五六七

默认参数

参考模板的默认参数

用模板嵌入页面

模板标签不仅可以调用模板,也可以调用(嵌入)其他页面,就是像模板一样把被调页面的内容加入到调用方页面。

  • {{帮助:编辑手册nav}}会将帮助:编辑手册nav中的内容加入到该页来。
  • 如果调用主命名空间的条目,为了避免和调用同名模板产生歧义,需要在条目名前加冒号。如{{:站长指南}}会将站长指南中的内容加入到该页来。

这样一来,所有页面都可以当作是模板。但是,使用在模板名字空间的页面(即真正的模板)有以下独特的好处:

  • 所有被页面使用的模板都在页面编辑页显示出来。
  • 当模板改变时,所有使用模板页面的服务器缓存(相对于浏览器缓存)自动被清空;而位于其他名字空间的页面,服务器缓存往往要手工清空。

查看引用到的模板

一个页面所调用的所有模板(template)和模块(module)都将在该页编辑页面的最下方被列出,并提供相应的链接,需要注意的是:

  • 在段落编辑页面时并不会列出任何引用模板;
  • 当年编辑旧版本的页面时,引用的模板列表仍是以当前最新版本为准的(表中的模板可能并未出现,旧版本引用的模板可能不在列表之中);
  • 如果不真正提交编辑,仅仅在预览中使用的模板并不会被列出。
  • 模板中嵌套的模板也会被列出
  • 如果模板的名字没有直接完整的书写,那么他可能不会正确的出现在此列表之中,例如本页书写了{{columns|}}中的参数如果过于复杂,包括大段的文字内容和html标签,mediawiki可能不会识别出这个模板(但仍可以正确解析)

模板的其他问题

跨语言链接

模板可以含有跨语言链接,但结果是所有调用模板的条目页面都含有了该跨语言链接,这通常是非常糟糕的事情。为了仅仅让模板本身拥有跨语言链接,而不包括使用模板的条目,我们必须使用<noinclude>标识。例如:

<noinclude>
[[en:Template:Europe]]
[[zh:Template:欧洲]]
</noinclude> 

注意:在模板中使用<noinclude>标识时要小心!不要在<noinclude>之前或者</noinclude>之后加空行,否则空行将被当作模板的一部分反映在调用模板的条目中。系统会自动忽略</noinclude>之后的单个空行。

模板分类

模板也要进行分类,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整理模板,以便更好的使用和管理模板。模板的分类同条目的分类相似,可以参阅有关条目分类的帮助文件,如Help:分类等,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模板的分类需要使用<noinclude>标识,如果不加<noinclude>标识,则不仅模板被分类,所有使用该模板的条目也被分入同一类。

所有模板的根目录(即分类)是Category:维基百科模板,所有模板分类名最后一定要含有“模板”二字,以区别于普通条目的分类。


noinclude与includeonly标识

注意:以下内容只限于模板中使用的情况,在其他名字空间使用的情况请参考相关帮助文挡。

<noinclude>和<includeonly>

前面已经提到,<noinclude>标识的作用是将<noinclude></noinclude>之间的文本加入所在的模板页中,而不加入调用模板的条目或模板中,针对模板的说明、分类和跨语言链接都可以置于该标识之间。

例8:针对模板:网球男单世界第一分类:体育模板就可以置于<noinclude></noinclude>之间,而对于调用该模板条目的分类:网球运动员可以置于标识之外:

[[Category:网球运动员]]<noinclude>[[Category:体育模板]]</noinclude>

另外,<noinclude>和<includeonly>的關系如下:

<noinclude>A</noinclude>B<noinclude>C</noinclude>

等價于

A<includeonly>B</includeonly>C

<includeonly>

<includeonly>标识的作用跟<noinclude>标识的作用正好相反,是将<includeonly></includeonly>之间的文本加入所在的模板页中,而加入调用模板的页面中。

上面的例8中针对调用该模板的条目的分类Category:网球运动员实际上应该置于<includeonly></includeonly>之间:

<includeonly>[[Category:网球运动员]]</includeonly>

这样,在Category:网球运动员分类中就不会出现Template:网球男单世界第一模板了。

<onlyinclude>

<onlyinclude>标识不常用,其作用是只有被<onlyinclude></onlyinclude>包含的文本才出现在调用模板的页面中,模板的其他内容不出现在调用模板的页面中。

变量名的生效

模板中变量在调用模板的地方被赋值。因此,如果一个模板中含有{{PAGENAME}},该模板被某页面调用,相应的位置显示的将是调用方的名称,而不是被调模板的名称。

灰机workshop

灰机workshop(曾用名为"模板仓库"),templatemanager:首页,这里集成了预设的各种模板和常用模板配置,并且打包处理,用户在灰机平台新建站点时可以自动选择导入不同的配置包,也可以在日后手动来此搬运想要的模板。

关于模板还可以参考的内容有: